欢迎光临张希研究组, Go to English Version
首页
组内新闻  

2024年6月15日至18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了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张希教授受邀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超分子聚合物化学:可循环再生材料制备新思路”的报告。徐江飞副研究员受邀在光化学分会做了题为“近红外光热超分子自由基”的报告。各博士后和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其中唐星辰同学荣获优秀墙报奖。

2024年5月18日,我组戚飞龙,杨金澎、张玉成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薛可非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四位同学在分别在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的聚合物递送系统,弱酸响应的聚合物载药体系,水下柔性离子导体,以及超分子抗癌药物方面做出了深入而精彩的研究工作。四位同学对在学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并同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完成了优秀的学位论文。四位同学的学位论文答辩得到了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祝贺四位同学,并祝愿他们未来科研事业再创佳绩,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24年5月6日至10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第18届国际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学术会议。张希教授受邀做了题为“Supramonomers for Controllable Supramolecular Polymerization: Towards Fabrication of Renewable Materials”的大会报告。各博士后和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工作。会议归来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会议体验与心得。

2023年10月13日至17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多名博士生参加了在武汉光⾕科技会展中⼼举行的202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张希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受邀分别在CCS Chemistry论坛分会、高分子教育分会做了题为“论解聚”以及“斯人己逝,精神永存 我从林斯托夫教授那里学到了什么?”的报告。徐江飞副研究员在动态高分子材料分会做了题为“可再生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邀请报告。各博士生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其中赖威衡和刘思源同学荣获最佳墙奖。

2023年6月17日至20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了在青岛市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张希教授受邀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论解聚”的报告。徐江飞副研究员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近红外光热超分子聚合物”的邀请报告。各博士后和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其中秦博博士荣获优秀墙报奖。

2023年5月29日至6月1日,张希教授与博士后秦博、博士生杨金澎、刘思源参加了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第7届国际高分子科学前沿学术会议。与会期间,张希教授做了题为“论解聚”的大会报告,三位同学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可循环交联超分子聚脲、超分子聚合物纳米药物、可闭环化学回收的交联聚合物材料等研究领域的工作。

2023年5月14日,我组博士胡浩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胡浩同学在细菌响应的超分子光疗领域做出了精彩的研究工作。胡浩同学对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并同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完成了优秀的博士论文。胡浩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得到了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祝贺胡浩同学,并祝愿他未来科研事业再创佳绩,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22年9月26日,我组博士后孙鹏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孙鹏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在超强和可多次复用的超分子胶粘剂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孙鹏博士就研究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衷心祝愿孙鹏博士未来的人生更加精彩,取得更瞩目的学术成果!

2022年6月28日,我组博士后曾令达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曾令达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在基于电荷反转构筑新型杀菌剂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曾令达博士就研究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衷心祝愿曾令达博士未来的人生更加精彩,取得更瞩目的学术成果!

2022年5月20日,我组博士生尹子鹤和吴晗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尹子鹤同学在耗散超分子聚合方面,吴晗同学在超分子化疗方面分别做出了精彩的研究工作。两位同学对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并同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均完成了优秀的博士论文。两位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相信这一次特殊的答辩将成为他们博士生涯难忘的记忆。祝贺尹子鹤和吴晗两位同学,并祝愿他们未来科研事业再创佳绩,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22年3月26日,陶氏化学聚氨酯部门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陈欢博士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与我组交流,并做了题为“Polyurethane”的报告。在报告中,陈欢博士为我们介绍了聚氨酯的化学结构和原料配方,聚氨酯产品的优异性能和市场规模,以及聚氨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021年12月25日,英国剑桥大学黄泽寰博士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事缓则圆——慢解离超分子交联造就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报告。在报告中,黄泽寰博士为我们介绍了通过以慢解离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点作为高分子链的交联点,来构筑高可压缩性、高抗压强度和快速自我恢复的类玻璃态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工作。

2021年9月22日至26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2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张希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受邀在高分子教育分会做了题为“中国百年化学概述:进步与展望”的报告。徐江飞副研究员在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分会做了题为“可再生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邀请报告。各博士后和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其中尹子鹤同学荣获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冠名最佳墙报奖。

2021年5月23日,我组博士生唐博涵、张帅和郝奇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唐博涵同学在基于有机染料自由基的超分子调控方面,张帅同学在基于四重氢键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方面,以及郝奇同学在超两亲分子方面分别做出了精彩的研究工作。三位同学对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并同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均完成了优秀的博士论文。三位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相信这一次特殊的答辩将成为他们博士生涯难忘的记忆。祝贺唐博涵、张帅、郝奇三位同学,并祝愿他们未来科研事业再创佳绩,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21年5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颜徐州研究员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超分子聚合物网络——从结构设计到机械性能调控”的报告。在报告中,颜徐州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通过向聚合物中引入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得到高力学性能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工作。

2021年4月19日至22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副研究员以及组内多名博士后、博士生参加了在广东珠海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在本次年会的开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张希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徐江飞副研究员荣获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张希教授受邀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超分子自由基:构筑、调控与功能”的报告,并在庆祝CCS Chemistry创刊两周年新兴前沿交叉化学论坛做了题为“CCS Chemistry:开放兼容、引领发展”的报告。徐江飞副研究员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耗散超分子聚合”的邀请报告,并在物理有机化学分会做了题为“超分子自由基近红外光热染料”的报告。

2021年3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宋桥博士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以自组装环肽为构筑基元的人工光捕获体系”的报告。在报告中,宋桥博士为我们介绍了通过多组分环肽分子自组装来构筑高荧光量子产率、可调发射光波长的人工光捕获系统的工作。

2020年12月11日至13日,徐江飞副研究员和孙鹏博士、秦博博士等三人参加了在浙江宁波举办的首届可逆交联高分子学术论坛。与会期间,徐江飞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可循环交联超分子聚脲”的邀请报告。秦博博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其在可循环再生的交联超分子聚脲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荣获最佳墙报奖。

2020年10月9日至12日,徐江飞副研究员和袁斌博士、唐博涵同学、尹子鹤同学等四人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光功能材料青年学者讨论会。与会期间,徐江飞博士做了题为“超分子自由基近红外染料”的邀请报告。袁斌博士做了题为“自降解的超分子光敏剂:高效安全的光动力学治疗”的口头报告。唐博涵同学、尹子鹤同学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超分子自由基近红外染料和光供能的耗散超分子聚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唐博涵同学荣获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最佳墙报奖。

2020年6月20日,通过线上视频答辩的方式,我组博士后袁斌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袁斌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在基于氟硼吡咯衍生物的新型光动力学治疗策略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袁斌博士就研究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祝贺袁斌博士,并祝愿他在未来工作生活一切顺利!

2020年5月16日,我组博士生汤孝妍、杨昱翀和秦博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汤孝妍同学在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催化方面,杨昱翀同学在抗菌超分子材料方面,以及秦博同学在基于四重氢键的超分子聚合物方面分别做出了精彩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本次博士论文答辩会采取了现场答辩和线上视频答辩相结合的形式。除现场参与的师生外,部分师生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远程出席答辩会或进行答辩。祝贺汤孝妍、杨昱翀、秦博三位同学,并祝愿他们未来科研事业再创佳绩,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19年11月25日,南京大学郑鹏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金属蛋白的单分子力谱研究”的报告。

2019年10月16日至19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博士,以及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张希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分别致辞,并受邀在高分子教育分会做了题为“邮票中的化学”的报告。徐江飞博士在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分会做了题为“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的邀请报告。王华博士在生物医用高分子分会做了题为“超分子多肽:化疗药物输送平台”的口头报告,各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其中汤孝妍同学荣获最佳墙报奖,尹子鹤同学荣获CCS Chemistry最佳墙报奖。

2019年9月9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Thomas Hermans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Dissipative Supramolecular Systems and Materials”的报告。

2019年6月23日,我组博士后常银成和康岳桐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常银成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在基于电荷反转两亲分子的破膜抗癌体系方面的工作,以及康岳桐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在基于葫芦[8]脲和类杂芪染料的超分子催化聚合方面的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两位博士就研究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衷心祝愿常银成博士和康岳桐博士未来的人生更加精彩,取得更瞩目的学术成果!

2019年6月2日至7日,我组杨昱翀同学和唐博涵同学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功能π电子体系大会(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nctional π-Electron Systems)。与会期间,两位同学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究工作。杨昱翀的墙报主题为超分子稳定的自由基光热杀菌,唐博涵的墙报主题为超分子活化的自由基阳离子。

2019年6月2日,我组博士生陈凌卉和曾令达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陈凌卉同学在高效光动力学杀菌方面,曾令达同学在电荷反转体系的构筑和功能方面做出了精彩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答辩委员会主席王梅祥教授还特别回忆起与曾令达同学的合作中的趣事。答辩的最后,两位同学对导师,对合作者,对亲人与同窗、好友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祝贺陈凌卉、曾令达两位同学,并祝愿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2019年5月19日至24日,徐江飞博士和袁斌博士、张帅同学、尹子鹤同学等四人参加了在瑞士莱迪亚布勒雷(Les Diablerets)举办的自组装和超分子化学戈登会议(Self-Assembly and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与会期间,徐江飞老师和袁斌博士、张帅同学、尹子鹤同学分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究工作。他们的墙报主题分别为超分子界面聚合、光动力疗法抗癌、耗散超分子聚合和超分子乳液界面聚合。

2019年5月10日,我组与吉林大学孙俊奇教授课题组、张文科教授课题组、邹勃教授课题组和王力彦教授课题组的联合组会在吉林大学无机-超分子楼一楼圆形报告厅顺利举行。我组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博士以及多名博士后、博士生和本科生赴吉林大学参加本次联合组会。张文科教授作欢迎致辞。我组秦博、汤孝妍和杨昱翀同学,以及来自吉林大学的李思衡、马志伟和李占东同学分别报告了各自精彩的研究工作。张希教授和王力彦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张希教授表示,联合组会促进了大家的交流合作,未来将继续举办。

2019年4月22日至26日,我组常银成博士和吴晗同学参加了在美国菲尼克斯举办的2019 MRS春季会议。与会期间,两位同学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究工作。常银成的墙报主题为电荷反转表面活性剂抗癌,吴晗的墙报主题是聚合物超分子化疗。

2018年12月19日,美国德州农机大学Karen Wooley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Expanding the Scopes of Synthetic Organic and Polymer Chemistries: Utilization of the Inherent Stere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Diversities of Natural Products to Produce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Designed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and Sustainability”的报告。

2018年11月30日,韩国梨花女子大学Juyoung Yoon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on Activatable Photosensitizers and Fluorescent Probes”的报告。

2018年11月21日,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Takashi Nakanishi(中西尚志)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Solvent-free 'Liquid' Chromophores via Alkyl-π Engineering”的报告。

2018年1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Reticular Chemistry”的报告。

2018年10月17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Itamar Willner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Smart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报告。

2018年10月15日,印度科技学院S. Ramakrishnan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Immiscibility-Driven Folding of Synthetic Polymers: Accessing sub-10 nm Scale Microphase Separation”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Jan H. van Esch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310会议室做了题为“Fuel-Driven Active Materials”的报告。

2018年7月13日,我组博士后陈浩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其博士后期间的基于官能化葫芦脲构筑功能超分子聚合物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研究的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衷心祝愿陈浩博士未来一切顺利,取得更多的成果!

2018年5月29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Christian Salesse教授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310会议室做了题为“Photochemistry of vision”的报告。

2018年5月25日,我组博士生黄泽寰和焦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黄泽寰同学在葫芦脲的主客体化学方面,焦阳同学在超分子自由基方面做出了深入而出色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期间,张希老师讲述起多年前与黄泽寰同学之间的趣事,也对焦阳同学斐然的文采表达了格外的欣赏。回忆之中的点点滴滴,温馨而感人。在答辩的最后,两位同学对导师,对合作者,对亲人与同窗、好友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祝愿他们在未来一切顺利,生活幸福,人生更精彩!

2018年5月5日至8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博士以及组内多名博士后、博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与会期间,张希老师在开幕式上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致辞,并在Chemistry-An Innovation Forum论坛中做了题为“超分子化疗”的报告。徐江飞老师在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做了题为“超分子界面聚合”的邀请报告。多名博士后与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超分子聚合、超分子自由基、超分子化疗和超分子抗菌等研究领域的工作,其中焦阳同学和杨昱翀同学荣获优秀墙报奖。

2018年4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刘心元教授来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310会议室做了题为“自由基参与的不对称反应的研究”的报告。

2017年12月10日至14日,张希教授和徐江飞博士以及组内全体同学参加了在中国厦门召开的第15届环太平洋地区高分子大会。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张希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与会期间,徐江飞博士做了题为“可控超分子聚合:从溶液到界面”的邀请报告。陈浩、康岳桐、黄泽寰和秦博四位同学分别通过墙报展示了工作,其中黄泽寰同学荣获ACS Omega最佳墙报奖。会议期间,张希教授作为理事会主席主持召开了环太平洋高分子理事会议。会议选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胡晓教授担任新一届理事会主席。第16届环太平洋地区高分子大会定于2019年12月8日至12日在新加坡召开,依照惯例,由新任理事会主席胡晓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2017年12月9日,清华高分子研讨会(Tsinghua Polymer Symposium)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涌泉”报告厅隆重举行。Stephen Z. D. Cheng、David Haddleton、Francoise Winnik、Mitsuo Sawamoto、Timothy P. Lodge及Krzysztof Matyjaszewski等六位来自全球各个机构的著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我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我组张希教授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6位来访的教授和4位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老师受会议邀请做了报告,内容涵盖了高分子拓扑工程、高分子组装、高分子合成方法、界面科学、生物医用高分子、功能高分子、超分子聚合物等主题,充分展现出了当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Stephen Z. D. Cheng教授致闭幕词,对本次会议做了精辟的总结。我组徐江飞老师做了题为“超分子界面聚合”的精彩报告。全组同学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志愿服务。

2017年10月16日,清华-美国双边高分子会议(Tsinghua-US Polymer Symposium)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涌泉”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化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代表Christopher L. Soles和Qinghuang Lin等远道而来,与我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化学系许华平教授组织,共邀请了13位学者进行报告,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组装、高分子理论与模拟、生物医用高分子、功能高分子、超分子聚合物等主题,充分展现出了当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组张希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并致闭幕词,徐江飞老师做了关于“可控超分子聚合”的精彩报告。全组同学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志愿服务。
2017年9月16日,“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多层次功能组装体构筑与动态调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结题验收会顺利举行。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希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973合作团队成员研究组,对立项以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受邀的专家评委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部分研究内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最终,经过深入的讨论,项目团队对成果进行了总结与提炼。
2017年8月28日,第三届清华-布里斯托双边研讨会在化学馆301涌泉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Frontier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我组张希教授出席会议并担任会议第一阶段主席,博士生黄泽寰进行了题为“Supramolecular Chemotherapy: Decreased Cytotoxicity and Enhanced Activity of Antitumor Drugs by Host-Guest Chemistry”的报告。徐江飞老师与全组学生组织和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7年7月2日至6日,张希教授、徐江飞博士与博士生黄泽寰、焦阳、曾令达、陈凌卉、秦博、杨昱翀等组内成员参加了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12届国际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学术会议。与会期间,张希教授做了关于“超分子自由基”的大会报告,徐江飞博士与各位参会的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超分子自由基、超分子化疗、超分子聚合、超两亲分子等研究领域的工作。会议归来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会议体验与心得。
2017年5月27日,我组三位博士生袁斌、宋桥、康岳桐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三位同学分别在有机功能薄膜、超分子聚合和超分子催化等方面做出了深入而出色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九年清华园,弹指之间;五年博士路,苦中有甜。在答辩的最后,三位同学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时光,衷心地感谢导师,感谢同窗与朋友,感谢在合适的时间遇见的那个合适的人。岁月如歌,歌行千里,祝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更加精彩、幸福!
2017年3月27日,南京工业大学霍峰蔚教授回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关于“并行扫描光学显微技术(PSOM)”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霍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PSOM的原理和优势。相比于传统的AFM,PSOM可以同时操作大量探针,并实时记录每一根探针的运动信息,因而有望快速高效地大面积获取纳米结构的表面性质。从想法到实践,PSOM的开发过程并不容易,但可以想见,成像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将为纳米结构观测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观的助力。
2017年3月27日,美国西北大学黄嘉兴博士回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Curious Minds and Materials Discoveries”的报告。在报告中,黄老师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如何从熟悉的生活细节,如纸团、光碟乃至铅笔等元素中发散思维,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思路,并解决材料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创新想法从何而来”,在生活与科学研究的边界处,细心探寻,必有所得。
2017年3月1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明锋博士回到我组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310会议室做了题为“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polymers: Emerging synthesi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的报告。
2017年2月23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Nicolas Giuseppone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Triarylamine-based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Structures, Dynamics, Functions”的报告。
2017年1月8日,京津高分子学术沙龙第十一次会议在清华大学化学馆301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京津两地高校和研究所的一百余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许华平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复旦大学俞燕蕾教授和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新材料”和“热适性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特邀报告。我组徐江飞老师参与组织会议,并做了题为“光控超分子聚合”的工作报告。部分同学参加了会议,聆听报告过后收获颇丰。
2016年12月10日,我组博士生房若辰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答辩的最后,房若辰同学真诚地感谢了师长和同窗们的关心与陪伴,并深情回忆起自己五年来在组内度过的多彩时光。遥想每一次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每一次与伙伴们探讨未知,所有进步和成长的点滴,历历在目。而今伴随着毕业,梦想再度启程。
2016年10月27日,青岛科技大学李志波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关于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的报告。作为该领域的专家,李志波教授从基本原理、实验技术、研究实例分析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详尽介绍了Cryo-TEM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2016年10月26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王朝博士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Self-Healing Polymers for Electronics, Energy Storage and Actuators”的精彩报告。通过几个典型的工作,王朝博士形象地展示了:如何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自修复材料,如何将自修复的性质运用到电子皮肤、锂离子电池和人工肌肉等领域,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报告深入浅出,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很注重趣味性。同学们对报告的内容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思考,争相提问,精彩的学术报告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张希教授获得2016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6年10月21日,我组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组的联合组会在化学馆301报告厅顺利举行。张希教授和王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先后强调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勉励大家认真聆听报告,踊跃提问,寻找共同感兴趣的方向或问题,抓住合作的契机。接下来,我组宋桥、黄泽寰、焦阳同学,王教授组的白昊天、孙含、周凌云同学,各自分享了最近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报告主题广泛,涵盖了超分子化学、超分子材料、生物传感与检测、抗菌抗癌药物等许多方面。在报告过程中,与会同学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新的研究思路。
2016年10月19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吕正荣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7会议室做了关于磁共振生物成像和高效抗癌药物体系的精彩报告。吕教授将化学与生命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重要的问题入手,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取得了癌症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6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全研究员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210会议室做了关于聚合物分子流变学的精彩报告。基于对离聚物流变学的研究,陈全研究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分子宏观流变性质与微观链缠结之间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流变学常用的实验和理论模拟方法。同学们在聆听报告过后,收获颇丰。
2016年9月27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A. Schalley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Supramolecular Gels: From Superhydrophobic and Slippery Surfaces to Directional Transport”的报告。
2016年9月2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iguel A. Garcia-Garibay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Amphidynamic Materials and Molecular Machines Supramolecular and Extended Architectures”的报告。
张希教授当选2016年美国化学会会士(ACS Fellow)。
2016年7月1日至4日,张希教授、徐江飞博士与博士生房若辰、康岳桐、袁斌、黄泽寰、刘晓光、陈凌卉、曾令达、汤孝妍、秦博、杨昱翀及本科生白赟昊等组内成员参加了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与会期间,张希教授做了关于“超分子自由基”的邀请报告,徐江飞博士与多名博士生分别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超分子聚合、超两亲分子、交替沉积组装等研究领域的工作,其中黄泽寰同学荣获优秀墙报奖。
2016年6月23日,我组博士后徐江飞顺利通过出站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其博士后期间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研究的前景和未来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出站不离组,徐江飞博士将继续留在Xi Group工作。我们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可控和功能超分子聚合领域做出更精彩的成果,迎来学术生涯里新的璀璨!
2016年6月15日,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张立明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以“Oxidative Gold Catalysis: A “Golden” Strategy to Structural Complexity”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金催化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2016年6月14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Silk Electronic Road: Adding Autonomy to An Ancient Material”的报告。陈晓东教授以“丝绸电子之路”的新颖概念,诠释了利用蚕丝构筑电子器件的思路和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了这种新型器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方面的诱人前景。
2016年5月25日,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分子筛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构筑”的报告。在报告中,于吉红教授围绕着分子筛材料的可控合成,全面展现了她多年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富有启发意义。此外,于教授还结合具体的故事,与大家分享科研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其从容优雅的气质,娓娓道来的讲述,给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5月24日,我组博士生徐俊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期间,张希老师回忆并讲述起徐俊同学五年科研路的峥嵘历程,多少次灵光乍现,多少次愈挫愈勇,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助力他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在答辩的最后,徐俊同学诚挚地感谢了每一位师长和同窗的关心,肺腑之言,令人动容。
2016年5月13日,德国马普研究所高分子所Hans-Jürgen Butt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Design Principles of Super Liquid-Repellent Surfaces”的报告。
2016年5月11日,英国纽卡斯特大学David A. Fulton博士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Structurally-Adaptive Polymers with 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的报告。
2016年4月7日,印度尼赫鲁先进科学研究中心Subi Jocab George博士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化学馆301报告厅做了题为“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Control over Growth of Supramolecular Stacks”的报告。
2016年3月24日,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Antimicrobial Nylon-3 as Synthetic Mimics of Host Defense Peptide”的报告。
2016年3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周永丰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超支化聚合物自组装行为的独特性”的报告。
2016年3月11日,浙江大学高超教授来到我系交流访问,并在何添楼406会议室做了题为“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的报告。

2023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22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21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20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9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8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8年12月,我组徐江飞助理研究员荣获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祝贺徐江飞老师!
2018年11月,我组徐江飞助理研究员入选中国化学会2018-2020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祝贺徐江飞老师!
2018年4月,我组徐江飞助理研究员荣获2017年度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表彰。祝贺徐江飞老师!
2017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7年6月28日,我组11名师生组成“Xi Group”队,参加了2017年度清华大学毕业长跑。炎炎盛夏,在运动的快乐中,在青春的气氛里,我们向组内的毕业生致以深深的祝福:祝愿宋桥、袁斌、康岳桐三位同学毕业快乐,未来前程似锦!
2017年6月11日,我组与中国人民大学王亚培教授研究组相约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在清华大学东区篮球场顺利举行,双方各遣主力进行较量。最终,经过两小时的激战,我组虽坐拥主场之利,但依然惜败于强敌。尽管结果略有遗憾,但相比于多年前的明显进步,让大家看到了我组篮球运动的希望。赛后,两组师生进行了聚餐,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016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5年度我组同学所获奖项。
2014年10月,德国美因茨大学博士生EI Mard Hicham来到我组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期间,他与姬少博合作进行了双硒键动态化学方面的研究。2015年4月3日,全组学生为Hicham举行了温馨而欢乐的送别会,大家将精心准备的礼物赠予Hicham留念,在畅谈和合影中依依惜别。

2015年1月21日,是我组张希老师的生日,全组同学订做了一份生日蛋糕,共同为张老师庆祝。张老师在歌声和烛光中,与大家分享美味,畅谈生活。我们衷心地祝愿张老师: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顺意轻松,生活愉快幸福!

 
组内成员
研究方向
发表论文
联系我们